初夏时节,我们来到上海市区一处普通的居民小区内,叩开了一扇普普通通的房门,去拜访一位绝不普通的老艺术家——钱茂生先生。
钱老今年七十有四,身体硬朗,面色红润,思维敏捷,声音宏亮,浑身透着精气神。我们的谈话也就从养生开始。原来钱先生的父亲是江苏无锡的一代名医,不仅医术精湛,而且济世救人,德高望重,深受百里乡邻的爱戴。其自身养生有方,九十多岁还日日坐堂问诊。父亲把健康长寿的因子遗传给钱茂生,也把传承家业,悬壶济世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。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,渐通医道的钱茂生,按理说,长大了学医、执医是人生的捷径。可是,从小喜欢画画的钱茂生第一次决定挑战人生,中学毕业,自作主张地报考了江苏省最高艺术学府——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。在一流名师陈之佛、俞剑华、陈大羽、亚 明等教授下,钱茂生打下了扎实的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功底。1964年毕业后,他有幸被分配到上海中国画院,从事创作和研究。即使在十年浩劫的“文革”期间,他仍学习不止,创作不停。
在书法艺术的崎岖山路上,钱茂生不甘平庸,不甘守常,时时挑战自我。当他的楷书在当今书坛获得肯定和好评后,他又挑战书法艺术的新高峰——行草书。行草书的笔随情转,书由心生的抒情性,偶 然性,不可复制性, 正切合了钱茂生的艺术审美和内心追求,就像一位武术大师找到了一件合手的兵器,逐渐进入了人笔合一,心中有字,手中无笔的境界。他的行草书也达到了当代书法艺术的新 高度。进入古稀之年的钱老,也渐入人书俱老的佳境。声名远播、求者盈门、桃李满园的钱老并没有倚老卖老,坐吃已有的名誉地位,而是又开始人生新的挑战,七十岁后攻小楷。由于遗传基因和心态平和的双重原因,钱老七十多岁,依然眼不花、手不抖。他决定从跌宕起伏、大开大合的行草书,转儿去攻静心 聚神,中规中矩的蝇头小楷。他师法晋唐,参以行书笔意,把小楷写得萧散静穆,古意 盎然,独树一帜。
望着钱老不高的身材,却在我心中矗立起一座伟岸的丰碑。这种不断挑战自我的勇猛精进 的精神,不正是实现中国梦不可忽缺的正能量吗!